首页 > 资讯 > 环境 > 正文
2024-02-17 11:12

高考地理专题实践——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发展

人们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区域。 每个地区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地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两地农民都将依赖地理信息技术。 首先,他们可以定期获取农田生长的图像数据。 然后,通过系统分析,他们最终可以将农药、化肥等施用于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相应地完成以下问题。

1.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两个地区均受季风影响,地域差异不明显。

B、两地耕地均为水稻土,肥力较高。

C. 两个区域都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D、两地区重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2、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两地农民将依次使用哪些技术?

A.GPS—RS—GISB.RS—GPS—GIS

C.RS—GIS—GPSD.GIS—RS—GPS

阅读美国大陆地图并完成以下问题。

3. 以下关于 A、B、C、D 地点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A地气候湿润寒冷,无霜期长,有利于多肉牧草的生长。

B、B附近海域海雾较多。

C. C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 丁地是美国的一个麦区

4、与丁相比,丙冬季气温较高。 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A. 纬度位置 B. 海洋和陆地位置 C. 光照条件 D. 地形

下图是世界两个地区的地图。 阅读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的M和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 对这两个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AM湖为内流湖,N湖为外流湖。

BM湖周围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植被为温带草原。

C. 两个湖都位于西半球

DM湖是内力形成的,N湖是外力形成的。

6.对两个湖所在区域的描述是正确的。

A、A区和B区经济发达,农业区分别为大牧场放牧和奶牛养殖。

B、A区和B区的环境问题分别主要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C、A区和B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A区和B区资源丰富,主要资源类型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阅读《两岛国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关于两国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 两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首都B属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③A地点所在国家均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④两国均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火山、地热、温泉较多。

⑤两国气候深受海洋影响,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②④⑤

8、当B市日出时间为当地时间7时40分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尼罗河水位上涨

B. 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C、在北美中部平原,来自北冰洋的冷气流频繁南移。

D、地中海盐度为年内最低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9. 下列关于 A 国和 B 国自然环境相似性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答:它们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 气候比较潮湿 D. 都都火山多,地震多

10. 以下关于 A 国和 B 国经济发展差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A国工业起步较早,B国工业起步较晚。

B、A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B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A国产业为“资源型”布局,B国产业为“沿海”布局。

D、A国的传统产业曾经在世界上有显赫的地位,B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曾经有显赫的地位。

图一为南亚部分地区地图,图二为东海部分地区地图。阅读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1.比较图Ⅰ中F区和图Ⅱ中E区的河流,正确的是?

美国东西海岸气候差异_美国东西海岸天气差异_美国海岸山脉气候类型

A、F区河流流量较小。 B、F区河道流量长。

C、F区河流水流湍急。 D、F区河流含沙量较小。

12. 图二中,B区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 以下哪一个理由是正确的?

A. 9月盛行南风,3月盛行偏北风

B.B是一座岛屿,受海洋影响较大。

C、3月份多云多雨,9月份多晴天。

D、3月份中午太阳高度比9月份低

下图是世界上两个半岛地区的地图。 阅读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3.对两个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

①西部地区有高山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河网密集

③A半岛受冰川影响,海岸线崎岖

④B半岛气候自南向北逐渐大陆性气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两个半岛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① 太阳能资源 ② 水能资源 ③ 渔业资源 ④ 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5.阅读世界两个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⑤⑥中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

2、图中标有序号的区域有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 请说出是哪一种以及你的判断理由。

3、③、④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澳大利亚的沙漠气候与西海岸接近。 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与分析

答案:1.C; 2.C

分析:1、长三角和松嫩平原均受季风影响,但南北纬度差异导致热量差异较大。 错误A。两个区域都有一定的位置特征,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是正确的。 长江三角洲是肥力高的水稻土,松嫩平原是肥力高的黑土。 B错了。 长三角是综合性工业区,轻重工业相对发达,但矿产资源匮乏; 松嫩平原重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错误的。 所以选择C。

2、具有分析、查询、决策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定位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监测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RS)。 农民首先利用RS技术定期获取农田生长情况的图像数据; 然后利用GIS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最后利用GPS技术将农药、化肥施到最需要的农田上。 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择C。

答案:3.B; 4.D

分析:3、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靠近太平洋,容易出现海雾。 B正确; A地点位于五大湖附近,纬度高,气候寒冷潮湿,霜期长。 A是错误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C地面向太平洋。 C 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地就是美国的玉米带。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丁地相比,丙地冬季气温较高,因为其高大的山体阻挡了冬季的冷空气。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5.D; 6.B

分析:5、根据经纬度网络,M湖为维多利亚湖,为构造湖; N湖即休伦湖,北美五大湖之一,是一个冰川侵蚀湖。

6、从区域特征判断,A地处非洲东部,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B地处美国东北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7.C; 8.A

分析: 7、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和陆地轮廓可以看出,A国属于冰岛,B国属于新西兰。 两国都是发达国家; 两者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而新西兰位于板块灭绝边界,火山、地热、温泉较多。 首都B属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冰岛横跨两个半球。 但都位于北半球,①②⑤正确,③④错误。 所以选择C。

8、B市日出时间为当地时间7点40分。 这意味着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夏天。 尼罗河正处于丰水期。 A是正确的; 北印度洋的洋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B是错误的; 北冰洋很冷。 气流不会向南流动,C错误; 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盐度年内最高,D错误。 故选A。

答案:9.D; 10.B

分析:9、英国位于板块内,地壳运动不活跃,火山和地震少; 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多、地震多。

10、英国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有利于多肉牧场生长,乳制品业发达; 日本属雨热并存的季风气候,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答案:11.C; 12.B

分析: 1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Ⅰ中F区流域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图Ⅱ中E区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F区的纬度比F区低,气温较高,海水蒸发强烈,水汽较多,且F区河流位于东高止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流量较大,不包括A; F区雨季为6月至9月,E区雨季为4月至9月,F区雨季较短。 因此,汛期较短,故排除B; F区河流自东高止山脉流入大海,落差较大。 F区河流水流湍急,E区河流从长三角流入大海。 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 C正确; F区和E区靠近海岸,水热条件较好,植被覆盖度较高。 但F区落差大、流速快,导致河道含沙量大,故排除D区。 所以选择C。

12、从图中的中高线来看,B区位于北半球。 它是一个岛屿,受海洋影响很大。 B岛距离冬季风源较远,风向影响降水较多,故排除A岛。 北半球月平均海洋温度最高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 但三月是最冷月份的后一个月。 3月,海洋升温缓慢,所以3月气温较低; 9月份是气温最高的月份之后的一个月,海洋降温缓慢,所以9月份的气温较高,因此3月份的气温比9月份低,B正确; 长江中下游和东海地区,3月将进入雨季,晴天居多。 9月,受雨带南移及台风影响,多云多雨天气,除C外; 3月和9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太阳高度相差不大。 ,排除D。故选B。

答案:13.D; 14.C

分析: 13、从两个半岛的经纬网格位置及海洋、陆地轮廓分析,A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为朝鲜半岛。 从图中河流的源头分析,斯堪的纳维亚西部地区有高大挺拔的山脉。 山脉。 朝鲜半岛东部有高山。 ① 两半岛西部都有高山。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②两半岛地形均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小,河网密集。 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峡湾丰富的地形,受冰川影响,海岸线曲折。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④朝鲜半岛气候自南向北降水量逐渐减少,受陆地影响加大,大陆性更强。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是正确的。 所以选D。

14、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①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 两个半岛河流高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海岸线漫长而曲折,③渔业资源丰富。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北欧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不足。 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正确。 所以选择C。

15、答案:1. ⑤ 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⑥ 所在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②接地。 理由:②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

3. ③地处大陆西海岸,西风迎风坡上,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地处安第斯山脉雨影区(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4、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西侧海域有一股寒流流过。 大分水岭阻挡了潮湿的气流。

分析:1、从气候类型分布格局来看,图中5、6两地均属热带雨林气候,但两地气候成因明显不同。 ⑤陆地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澳暖流使海岸湿润。 东南信风进入陆地后,受到大分水岭的阻挡和抬升,在迎风坡上形成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⑥陆地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上升气流盛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图中标有序号的地区中,②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炎热干燥,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种植。 其他编号的地区均不是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

3、看地图可以看出,虽然③和④的纬度大致相同,但都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西两侧。 从纬度来看,③、④两地属于西风带。 ③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处于西风迎风坡上,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④则位于安第斯山脉雨影区的背风坡。 气流下沉升温,降水稀少,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澳大利亚沙漠气候之所以靠近西海岸,要从大气环流和洋流方面来分析。 澳大利亚西海岸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全年长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沉气流盛行,降水很少,沙漠广泛分布。 西澳寒流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附近的海域,具有显着的除湿作用,降水稀少,使得澳大利亚的沙漠气候接近海岸; 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东部海洋的潮湿空气的流动,使澳大利亚西海岸变得干旱。

结尾

人世间的烈日正好吹过林顶

请努力成为更好的人(•̤̀ᵕ•̤́๑)ᵒᵏᵎ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