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喉咙痛、眼睛干涩、溃疡……但手脚却总是像冰窖一样冰凉?
您是否睡眠不好、总是烦躁想发火、胃寒痛、经常拉肚子?
您是否在服用补品后感到身体虚弱却总是上火?
◎图片由微信公众号公众图库提供
如果这些“冰与火”现象同时出现在你的身上,那么你极有可能是上身热、下身冷!
什么是上热、下寒?
中医认为这是寒热夹杂的症状之一。
我们的身体经常会出现上热下寒的证候。 比如我总是脾气暴躁易怒,眼睛干涩发痒,嘴巴周围有疙瘩,脸上长痘痘,吃热食就上火,但同时手脚又痒。冷,我怕冷,大便不成形。 ,吃冷的东西后肚子痛,拉肚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呢?
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心属火,肾属水。 心火必须向下潜入肾水,以给肾阳以能量和动力; 而肾水必须向上滋养肝肾,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水火相辅、阴阳平衡的状态。
在心火下行、肾水上行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脾胃。
我们常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此外,脾还是“气盛衰之枢纽”、“诸火之源”。 如果有焦,说明脾胃有阻滞,就会出现便秘。 它将堵塞上下连接的道路。
这时心火不会下去温肾水,肾水也不会上来泄心火。 时间长了,热的地方更热,冷的地方更冷,难免上热下降、寒降!
看完原因大家应该明白了,上热下寒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打通中焦,让身体恢复畅通!
想要治疗上热下寒,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医圣”张仲景专门研究的一个方剂。 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
以上六味药,加水2升,煮1.2升,去渣,煎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每日3次。
注意,重点来了! 我们在煎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我们医圣的思路,先煮一会,然后去掉残渣,再继续煮,这样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像往常一样,看完成分后,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菜谱的成分吧!
炙甘草、大枣、干姜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我们之前不是说过,开中焦为第一要务,所以我们用炙甘草来健脾胃,补脾虚; 大枣健脾、益气、生津; 此外,干姜还可以用来温经散寒。 三药合用,健脾指日可待!
半夏能祛湿化痰、行气止呕、祛痘散结。 把邪气、痰湿等脾胃里的不好的东西都留给它吧!
黄芩和黄连不仅可以帮助半夏清理垃圾,还能清除我们体内的火气,解决我们老是上火的问题!
看完整个菜谱,有跌宕起伏。 它可以帮助我们清除火并防止我们太冷。 实在是太美妙了!
上热下寒,除了吃药之外,日常保养也很重要!
不熬夜最重要! 子时(23:00-00:59)阳生。 如果此时人体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人体的阳气就无法正常生长。 久而久之,阳气就会减少,下焦就会变冷!
经常久坐或久站的朋友们,是不是总感觉走一段时间脚就会变冷呢? 那是因为长时间的坐着和站着,让我们下肢的肌肉持续紧张,血管变细,所以下肢变冷。 所以,坐或站一段时间后,一定要起身活动一下!
◎图片由微信公众号公众图库提供
平时多泡脚、艾灸、活血也是不错的选择!
冬天快结束了。 祝我的朋友们健康快乐。 让我们一起迎接温暖春天的到来吧~